马歇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但他原本并不是经济学家,而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数学家,曾先后做过圣约翰学院教学研究员,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讲师和教授。后来之所以转而研究经济学,可以说是责任感使然。19世纪中后期,马歇尔看到英国社会严重的不公平现象,觉得神学、数学、物理学和伦理学都不能够给人类带来“福音”,于是把希望寄托在经济学的研究上,从此走上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道路,并最终成为“新古典学派”和“剑桥学派”的创始人。
马歇尔有一个著名的论题,大致意思是:高效大型机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必然带来规模扩大,而规模扩大可以使单位产品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但规模经济造就的生产集中又极易造成垄断,垄断又会使经济丧失竟争活力。他认为,规模经济和垄断是难以分割的,社会要获取规模效益,就得牺牲竟争效益;要获取竞争效益,就得牺牲规模效益。这就是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理论中著名的“马歇尔两难”。
这个论题并不是讨论哪一个更具优势,也没有说明两者是否有和解的可能。但也正是这个令人难以抉择的题目,激励着人们不断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改善经济制度。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多强调“竟争优先”,倡导自由市场与自由竞争,反对垄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
美国人是坚定的自由竞争主义者。从19世纪开始,他们就一直坚持竟争优先,宁愿牺牲规模效益,也要保证竟争活力。在美国人看来,鼓励竟争所产生的效益足以弥补牺牲规模造成的损失并且还有盈余,所以“两利相权取其大”。20世纪上半叶,美国制定了严格的“反托拉斯法”,任何垄断行为在这里都不能被容忍。一直闹了十几年、令计算机神童比尔·盖茨无可奈何的微软分拆案,便是一起典型的反经济性垄断案。微软案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在这个扑朔迷离、耗时长达十几年的案件审理过程中,有人赞叹美国人铲除垄断、捍卫竟争的执著精神,也有人抨击美国的反垄断法是专门对付大企业的法律,是破坏规模经济的祸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