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非国家化:对多元货币理论与时间的分析
哈耶克破除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的晚年之作,预言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超前经典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ZUI后一本经济学著作巴曙松 全新作序 阿代尔·特纳勋爵、罗伯特·墨菲、理查德·M. 埃贝林、劳伦斯·怀特、 王巍、朱嘉明 、董藩、冯兴元、朱嘉明、朱海就、毛寿龙等联合推荐 经管理财
作者: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4385435
所属分类: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其他经济学理论
《货币的非国家化:对多元货币理论与时间的分析》 电子书(pdf+word+epub+mobi+azw3版本)
编辑推荐
★ 作者哈耶克是对整个人类社会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先知性学者
·20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亚当·斯密以来在经济学界*受人尊敬的道德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坚持论证计划经济和乌托邦的不可行,多次经济危机和苏联解体的预言者
·20世纪80年代里根—撒切尔主义的精神导师,对众多前计划经济国家的市场转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 大胆想象、逻辑严谨的超前经典之作
·颠覆了正统的货币制度观念,提出了一个革命性建议:废除中央银行对货币创造的垄断,允许私人发行货币,并自由竞争
·结合理论与历史,讲述货币竞争的好处,指明实现货币竞争的步骤,论证其可能性
·区块链技术的诞生和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兴起更验证着哈耶克的远见卓识
★ 贴合当下的反思之作
·如何理智看待对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的吹捧与封杀?
(哈耶克对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究竟会持有什么态度?)
·在21世纪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要如何真正摆脱周期性的萧条与失业?
(为什么哈耶克始终认为货币竞争能够防止严重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这个问题使整个世界困扰了很多年——的反复发作,能够成为医治根深蒂固的疾病——即周期性的萧条与失业,它曾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致命缺陷——的真正良药?)
·在哈耶克的执着与不屈中,感受真正的经济学家与知识分子气质
(他说:“经济理论家或政治哲学家的首要任务是影响公众,使今天在政治上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具有政治可能性,如有人反驳我的建议不现实,那也不能阻止我继续发展这些建议。”他认为:当下的政治必然性不应当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决定此时此刻应当做什么,这是政治家而不是经济学家的任务;经济学家则必须继续指出,坚持怎样的政策必将导致怎样的结果。)
★ 全新修订本
·补齐前言(完整呈现原版的三版前言和哈耶克本人的两版引言)
·以星号标明版本区别(在第二版中,哈耶克增补了很多内容。本书在增补的开头处加了单星号,结尾处加了双星号)
·以黑体跟上逻辑论证
·翻译更加准确、流畅
★ 中外知名人士纷纷推荐
·巴曙松 全新作序
·阿代尔·特纳勋爵、罗伯特·墨菲、理查德·M. 埃贝林、劳伦斯·怀特、王巍、董藩、冯兴元、朱海就、毛寿龙、朱嘉明 等联合推荐
显示部分信息
内容简介
货币的非国家化》是哈耶克晚年*后一本经济学专著。他在书中颠覆了正统的货币制度观念:既然在一般商品、服务市场上,自由竞争*有效率,那为什么不能在货币领域也引入自由竞争?他提出了一个革命性建议:废除中央银行对货币创造的垄断,允许私人发行货币,并自由竞争,在这个竞争过程中,将会出现*好的货币。
哈耶克通过对理论与历史的详细考察与分析得出,货币竞争能够防止严重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这个问题使整个世界困扰了很多年)的反复发作,能够成为医治根深蒂固的疾病(即周期性的萧条与失业——它曾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致命缺陷)的一剂良药。
本书出版后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由此引发的争论至今没有结束。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电子货币的兴起,数字货币的诞生,哈耶克关于货币的观点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
哈耶克是20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主要任教于伦敦政经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弗莱堡大学。他的经济理念和经济政策对世界各国产生着深远且持久的影响——他是20世纪80年代里根—撒切尔主义的精神导师,对众多前计划经济国家的市场转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他本人也被认为是对整个人类社会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者。他的主要著作包括《通往奴役之路》《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货币的非国家化》《致命的自负》《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等。
目 录
中文序言 \ 001
版前言 \ 011
作者导言 \ 015
第二版前言 \ 019
作者笺注 \ 021
第三版前言 \ 025
01 实践建议 \ 001
货币的自由交易 \ 002
该建议比空想的欧洲货币更可行 \ 002
银行业务的自由贸易 \ 003
防止政府掩饰货币的贬值 \ 004
02 概括方案背后的原则 \ 006
经济学家们从未讨论过货币竞争 \ 007
政府垄断货币的原发优势 \ 008
03 政府垄断铸币的起源 \ 010
对金属重量和成色的认证 \ 011
纸币的出现 \ 013
控制纸币的政治与技术可能性 \ 014
货币垄断支撑政府权力 \ 015
04 政府垄断权一直遭滥用 \ 017
历史基本上就是政府制造通货膨胀的过程 \ 018
中世纪前期的通货紧缩:地方性与暂时性 \ 018
专制制度压制商人创造稳定货币的努力 \ 020
05 法币的神秘色彩 \ 022
自发的货币证明上述迷信的错误 \ 023
私人货币曾受偏爱 \ 024
法币造成不确定性 \ 026
纳税与合同 \ 027
06 关于格雷欣法则的错误认识 \ 029
07 平行货币及贸易性铸币的有限经验 \ 032
平行货币 \ 033
贸易币 \ 034
08 让私人发行的货币流通起来 \ 036
私人发行的瑞士“达克特” \ 037
稳定但不固定的价值 \ 038
通过竞争控制价值 \ 039
09 发行不同货币的银行间的竞争 \ 043
竞争的效果 \ 044
“一千只猎狗”:警觉的新闻媒体 \ 046
三个问题 \ 047
10 关于货币定义的一些题外话 \ 048
货币与非货币并没有清晰的界限 \ 049
虚假的精确性、统计测量和科学的真相 \ 050
法律虚构与有缺陷的经济学理论 \ 051
含义与定义 \ 052
11 控制一种竞争性货币价值的可能性 \ 054
通过出售/ 回购通货和(短期)放贷进行控制 \ 055
通货发行政策 \ 056
关键因素:持有通货的需求 \ 057
竞争会不会扰乱该体系 \ 059
寄生性通货会妨碍对通货价值的控制吗 \ 060
12 公众将选择哪类货币 \ 064
货币的四种用途 \ 065
13 货币的何种价值 \ 068
货币的稳定价值 \ 069
失误互相抵消 \ 069
选择的标准 \ 072
记账的效用又是决定性的 \ 073
商品批发价作为跨国货币价值的标准 \ 075
14 货币数量论对于我们讨论的情形没有用处 \ 076
现金平衡法 \ 077
流通速率 \ 078
评“货币主义” \ 079
为什么指数化不能取代稳定的通货 \ 083
历史证据 \ 086
15 通货供应量的可欲行为 \ 089
等量的通货供应、稳定价格、投资与储蓄 \ 091
虚构的“中立货币” \ 091
若流动性需求提高 \ 093
16 自由银行业务 \ 095
单一国家通货而非若干种竞争性通货 \ 095
活期存款类似银行钞票或支票 \ 097
对通货的新控制:银行新惯例 \ 098
现有银行家对新制度的抵制 \ 099
来自银行界怪人的抵制 \ 099
“昂贵”(稳定)货币问题 \ 100
17 不再会有普遍的价格上涨或价格下跌 \ 102
根本不存在石油涨价(或其他东西涨价)等成本驱动型通胀 \ 102
刚性的价格和工资难题 \ 103
“有益的温和通胀”谬误 \ 104
失业的责任应归于工会组织 \ 106
防止普遍的价格下跌 \ 107
18 货币政策既非可欲,也非可能 \ 109
政府是不稳定的主要根源 \ 110
货币政策是萧条之源 \ 111
政府不可能基于普遍利益行事 \ 112
不再存在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 113
让人上瘾的毒品:廉价货币 \ 114
废除中央银行 \ 116
不再有固定利率 \ 117
19 比固定汇率更好的纪律 \ 119
取消对官方通货的保护,让其接受竞争考验 \ 120
甚至好于黄金——“摇摆不定的锚货币” \ 121
竞争提供的货币比政府提供的更好 \ 122
政府对货币的垄断是不必要的 \ 123
自愿接受的纸币与被强制接受的纸币的区别 \ 123
20 会有分立的通货区吗 \ 126
国家货币既非必然也非可取 \ 126
工资水平的刚性:提高全国价格水平不是解决办法 \ 128
稳定的全国价格水平可能打乱经济活动 \ 129
21 对政府财政与开支的影响 \ 131
在依赖特殊利益集团的民主制度下,
不可能有健全的国家货币 \ 132
政府对货币的垄断与政府开支 \ 132
政府货币与失衡的预算 \ 133
政府对货币的控制权推动了集权 \ 135
22 转轨问题 \ 137
防止以前的垄断性通货急剧贬值 \ 137
一次性而不是渐进地实行新制度 \ 138
商业银行应当改变其政策 \ 139
23 防范国家 \ 141
回归国家货币垄断的压力 \ 142
政府将一再试图控制货币和资本流动 \ 142
24 长远前景 \ 144
同一货币被多家机构发行的可能性 \ 145
甚至在通货已丧失其价值时也需保留某种长期债务标准 \ 146
关于银行业的新法律框架 \ 147
25 结 论 \ 149
金本位制不是解决之道 \ 149
健全货币只能出于自利而非仁慈 \ 151
竞争性纸币是否可行 \ 152
“自由货币运动” \ 153
讨论题 \ 155
附 纸币的溃败:1950—1975 年 \ 157
参考文献 \ 160
附 录 \ 169
货币的选择:终结通货膨胀之道 \ 170
自由市场的货币体系 \ 188
未来的价值单位 \ 199
货币的市场本位 \ 219
显示部分信息
媒体评论
★ 关于哈耶克
没有哪个人物有更大的影响力,没有人比哈耶克对铁幕后的知识分子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米尔顿·弗里德曼(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您的著作和思考给予我们的指导和启迪是极其重要的,您对我们厥功至伟。
——撒切尔夫人(英国首相)
在20世纪80年代勇敢的反对者中,*有趣的是古典自由主义者,他们是哈耶克的信徒,他们从他那里了解到经济自由的重要性。
——瓦利茨基(波兰历史学家)
前几天,爱沙尼亚总理马尔特· 拉尔来到我的办公室,讲述了他的国家发生的巨大转变。他讲述了一个人们在其中努力工作而得以高尚的国家——因为市场会惩罚不道德——他对未来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希望。我问拉尔先生,他的政府在哪里得到了这些改革的想法。你知道他的回答吗?他说:“我们读了弗里德曼和哈耶克的书。”
——狄克·阿米(美国议员)
25岁的时候,我被允许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进行6个月的研究生学习,*终,我取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我读过西方的经济教科书,但更多的是读过哈耶克等人的许多著作。
当我回到捷克斯洛伐克时,我对市场的原则有了了解。1968年,我对“布拉格之春”感到高兴,但对其在经济领域的第三条道路非常不满。
——瓦茨拉夫·克劳斯(捷克共和国总统)
★ 关于这本书
当前,波谲云诡、充满动荡的全球经济,与野蛮生长的数字货币不期而遇,就像特纳勋爵那样,打开历史尘封的经济学经典文献,重新捧起哈耶克这本40多年前的著作,或许再次收获的,就不再仅仅是惊诧,更有一种深入的思考了。
——巴曙松(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从权力标识、铸币税利益到通货膨胀,政府垄断货币是市场混乱的*动因。竞争发币不再是乌托邦,区块链技术见证了哈耶克的远见卓识。
——王巍(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并购专家)
如果你想弄懂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在即将到来的大变革中有所作为,一定要读读这本《货币的非国家化》。
——董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房地产专家)
哈耶克是全球数字货币竞争的精神教父,而中本聪就是实现全球数字货币竞争的头号推手。
——冯兴元(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我在维也纳认真读了哈耶克的《货币的非国家化》,深受启发。人们认为他的货币非国家化思想是乌托邦,我却根据中国几千年的货币经济史证明:货币的非国家化不仅存在,而且是中国经济历史的重要基础所在。
——朱嘉明(维也纳大学教授)
货币,在老百姓手里,是钱;在企业家手里,是资本;在从事货币交易的市场里,它是资产。但在国家手里,它是货币,可多可少,只是方便的一般等价物或者记账工具,有时候还是征税工具。要让货币成为钱、成为资本、成为资产,从秩序维度来说,非国家化是根本的方向。当然,非国家化并非意味着市场化就能够成功,因为后者取决于各个维度的市场秩序,尤其是货币市场秩序的充分发展。《货币的非国家化》是货币市场化理论的经典著作,不能不读。
——毛寿龙(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哈耶克提议的货币非国家化的关键意义在于,它开启了一场新的严肃讨论,即对于建立一个不受权威管理和控制的基于市场的货币秩序的可能性。
——理查德·M. 埃贝林(美国经济学家,《货币、银行与国家》作者)
假设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发展出了《星际迷航》里的能力,能够(在一定限度内)复制任何类型的物理物品。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种商品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交换媒介,因为人们只需要大量生产(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货币可能只是电脑上的数字。如果指望当局负责任地运行这样一个系统,我们可能会失去一切。但是,基于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货币竞争理念的系统能否在这种未来的环境中提供良好的交流媒介,至少还值得探讨。
——罗伯特·墨菲(美国经济学家,《*本经济学》作者)
在维也纳大学的一次经济学考试中,我得准备一个报告(它占了我成绩的50%)。我们家里有很多哈耶克的作品,我选择了《货币的非国家化》,因为它*薄。我的教授(现在的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称赞了我这个话题,因为当时奥地利的所有大学由凯恩斯主义者主导,而这个学派却对其所有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从那以后,关于货币的讨论就一直伴随着我,当我开始从事银行业工作时,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在实践中似乎比我们所学的理论更加合乎逻辑……毋庸置疑,哈耶克会喜欢加密货币,他会喜欢多种货币竞争的局面……但我认为,与其说哈耶克会成为加密货币的粉丝,不如说他会变成一个饶有兴致的旁观者。
——理查德·宗德里奇(维也纳大学教授,哈耶克的侄孙)
比特币是在不到10年前推出的。新的货币理念也在不断发展和推出。因此,现在说事情会如何发展可能还为时过早。当哈耶克提议允许私人资金替代管理不善的政府资金时,他显然发现了一些有潜力的东西。但正如哈耶克在其他地方写的那样,竞争是一个发现过程:我们需要让它发挥作用,以揭示人们*想要的是哪种类型的货币,以及如何*好地提供这些货币。正如加密货币的先驱者Nick Szabo所写的那样,关于加密货币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只能通过实际应用并观察它们在实践中的工作方式来解决”。
——劳伦斯·怀特(乔治·梅森大学教授)
那些自认为从事实务的人也开始仔细思考可以做哪些努力来改进我们的货币制度。几年前,恐怕根本不会有人相信,某位英国财政大臣会提出让英格兰银行不受财政部管理的想
法。但托尼·劳森已经披露,当时财政大臣确实提出了这么一份建议;新西兰政府*近认识到,激励是重要的,并将中央银行高级官员的薪酬与其是否成功地实现价格稳定挂钩,在即将出版的一篇论文中,查尔斯·古德哈特要求英格兰银行也如法炮制;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已经承诺取消彼此的一切外汇控制,有人进一步提出建议,应当固定汇率,建立一种欧洲共同货币,如果要抵制这些建议,我们就应让欧洲各国货币展开竞争,劳森则在他担任大臣的时候提交给欧洲经济共同体财政部长会议的文章中向部长们提出了这一点。与安娜·施瓦茨合作的一篇论文(1986 年)中,米尔顿·弗里德曼已经趋近于哈耶克教授在本书中所主张的立场……只用了12 年,哈耶克教授在本书提出的建议就从“政治上的
不可能”变成我们可以把握的。我们*终将会实现它。
——杰夫里·伍德(城市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新观念总是会被那些不得不面对日常生活与现实的头脑僵化的人嘲笑为空想家的东西。从事实务的人过于接近“日复一日的问题”,他们通常只能看到难题和障碍本身,而看不到错误或失灵的根本原因,就好像伐木工永远也看不到整个树林一样。哈耶克教授的这本书及试图寻找“让货币摆脱政治”的那些经济学家的努力付出,将会刺激经济学和非经济学领域的人士重新考察那个文明社会想要延续下去所需要的货币控制的*原则。
——阿瑟·塞尔登(英国经济事务研究所联合创始人,本书编辑)
如果可以,我会给这本书10星。私人竞争通货是人类历史上都没有触及的论题。只有真正对人、社会、经济、自由有深刻认知的才会如此洞见。纵然私人竞争货币会有着无法预料的问题存在,但是这种超越法律虚构(legal fictions)的思维才是*的启迪。以此评论向哈耶克教授致敬。
——豆瓣网友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
中文序 在数字货币时代追溯货币非国家化的理论源头
巴曙松 教授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现实经济运行出现显著的动荡与纷争会促使人们从理论上进行反思,特别是会尝试从经济思想的演变历程中寻求启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些经典著作、代表性的学者,往往在大变革时期,会被人频繁地提及。亚当·斯密是这样,凯恩斯是这样,哈耶克也是这样。
这一次,哈耶克频繁被提及的大背景,是数字货币的风起云涌、泥沙俱下。支持者四处布道声称货币革命,批评者痛心疾首视为金融骗局。争论之下,大家共同尝试去寻找经济思想上的理论支持,于是,他们都找到了哈耶克,找到了《货币的非国家化》这本影响深远的小册子。
要理解哈耶克和《货币的非国家化》,需要将其放在经济思想史和货币金融体系演变史中来定位和考察。
经济思想史演变中的哈耶克
自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以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便频繁出现,这 “两只手”的关系及定位几乎就是不同经济学流派争论的焦点与核心。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到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自由市场经济从理论到实践,从孕育到发展出现了次全盛期。卡尔·马克思和卡尔·门格尔,则在《国富论》出版差不多100年后,分别撰写出《资本论》和《国民经济学原理》。在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逐渐成为经济政策的主导;几乎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在经历大萧条,以及其经济学界随后对大萧条进行反思后,凯恩斯主义一时盛行,“看得见的手”以不同的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公众来说,强调“看不见的手”的论调几乎难见踪影。
这一阶段的奥地利学派,虽然在欧根•冯•庞巴维克、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和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等人的持续努力下,无论是理论体系还是政策见解都更加成熟完善,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但是在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政府之手的理论与实践面前,都显得力量单薄,无论是对“兰格论战”的应对,还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都收效甚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经济的黄金发展期也就在事实上成了奥地利学派黯淡无光的日子。凯恩斯主义的如日中天,马克思主义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如鱼得水,都让奥地利学派的身影成了政府之手面前孤单无助的幻影。
从1871年门格尔出版《国民经济学原理》,到1974年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现代经济史这百年风云中,奥地利学派不说经历了百年孤独,至少还未曾收获应有的荣光。随着西方国家主要经济体深陷“滞胀的70年代”,“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卷土重来,凯恩斯主义的大厦一时间似乎开始摇摇欲坠,以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对经济周期的分析,以及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使其再次进入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聚光灯下。1978年,中国开始了影响深远的改革开放;1979年,现代自由市场经济发源地的英国,迎来奉哈耶克为座上宾的撒切尔夫人,开始全面推进自由化改革;1981年,里根成为美国总统,其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撒切尔夫人遥相呼应。
在阿兰·艾伯斯坦撰写的《哈耶克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在1989年哈耶克90岁华诞之际,撒切尔夫人写信给哈耶克说:”到本周,我荣任首相一职已达10年。很多人非常宽宏地评价我们的政府所取得的成就。当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如果没有那些价值和信念将我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并为我们提供正确的方向,则我们不可能取得一样成就。您的著作和思考给予我们的指导和启迪,是重要的。您对我们厥功至伟。”
哈耶克90华诞的大礼远不只是来自撒切尔夫人的感谢信。在他生命的后3年多时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的邓小平南巡重启改革,大萧条以来被政府之手全面压制的市场之手,一时间在全球范围内迎来彻底的反转。
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以及随后的“9·11”社会危机,再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等,在全球不同国家的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在不到30年的时间跨度内,全球范围内更加一体化、也更加自由的经济活动却显得更为动荡,各种矛盾更为突出。
在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中,现实的经济冲突与动荡,可能对经济实践是灾难,但是往往也是经济思想发展的沃土。面对实践对理论带来的一次又一次挑战,在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根本性问题上,我们还可以从经典理论中获得哪些启发?
货币金融体系演变中的哈耶克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看,原始意义上的货币的出现,不过5 000年左右。据赫拉利《人类简史》的介绍,人类历早的金钱制度大约是公元前3 000年苏美尔人的“麦元”制度。所谓的麦元,就是大麦,将固定量的大麦谷粒作为通用货币单位,用来衡量和交换其他各种货物和服务。我也曾见过一个陶罐装的满满一罐的小贝壳,那是人类早期的贝币。公元前2 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出现了白银货币制度,贵金属开始脱离其一般的使用价值,而作为一种货币存在。而枚硬币的出现,还要等待近两千年。约公元前640年,土耳其西部吕底亚王国的国王阿耶特斯铸造出史上批硬币。张纸币则还要更晚,公元1 000年左右,在中国的四川地区,一些商户开始印制发行名为“交子”的纸币,但到公元1 023年,宋仁宗就把这一纸币发行权收归政府独有。当然,“交子”这种纸币与现代意义上的纸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内容上,都存在许多不同。1694年,世界上早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创立,并很快就开始发行银单,纸币开始逐渐在欧洲流行起来。但是,真正进入信用货币时代,还要还长的路要走。
在通常的货币金融演变历史中,关于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一般归纳为金属本位与纸币本位,而黄金本位又有金币、金块、金汇兑本位制等区别。但是如果对中国经济金融史有所了解的话,可能实际分类会更为多样和丰富。比如中国早的货币是贝,这也是汉字“财、货”皆从“贝”的字源学解释。当然汉字“钱”是从“金”的,但这里的“金”,并非黄金,而是铜甚至铁等金属,直到明朝中后期,随着富含白银的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才逐渐取代铜等金属,成为明清时代中国的主要货币金属,黄金虽然一直具有崇高的地位,却鲜有应用于流通领域中。具体来看,1581年,张居正大力推行的“一条鞭法”,积极鼓励民众用白银支付税款,白银才逐渐成为经济社会的主导货币,同时也显著影响了白银的国际流动。自1493年至1800年,全世界85%的白银和70%的黄金都出自美洲,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了30 000吨,日本大约生产了8 000吨,总计38 000吨,终流入中国达7 000吨到10 000吨。事实上,白银的国际流动,在民国时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巨大,并迫使民国政府在1935年11月3日宣布在全国范围推行法币制度,并逐渐滑向超级通货膨胀。
除了作为货币的物质载体不同,中国的货币发行也具有自身特点。春秋战国时代,各国都各自发行本国货币,秦朝一统六合,同时也统一了货币的发行权,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汉朝初期,尤其是汉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自由的货币发行权,不仅造成了货币的再次混乱,也让铸钱的商人大发横财。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合法货币。也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体制。历史上的纸币“交子”,也存在不过20余年,其发行权就被收归当时的中央政府。另外一个特点是,由于货币基本都是贵金属,朝代更替一般并不会带来前朝货币的彻底被废除或被禁止使用的情况,而且,由于无法彻底禁止商人熔钱币铸铜器等行为,虽然大多朝代都会要求收回前朝钱币而发行自己的钱币,某一时期的货币总量很难测算,也很难根据经济的增长或衰退而调整货币总量。当然,虽然金属开采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增加,政府也并非完全对货币总量毫无办法,比如著名的王莽币制改革,曾强制废除五铢钱,而一比一替换为重量仅为一铢的“小泉直一”,相当于民众手中的五铢钱一下子贬值80%,而政府可发行货币总量也相当于增加了四倍。王莽的一系列币制改革,导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为其终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在金属本位制下,虽然也有王莽这样赤裸裸收铸币税者,但相对来说,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信用货币体系下,无论是在意图上,还是在手段上,政府之手都对铸币税也更加得心应手。在民国出现的恶性通胀的时期,为了买一袋米,往往需要推着一车的钱;魏玛共和国时期出现了面值达100万亿马克的纸币;10年前的津巴布韦央行发行面值100亿的纸币等。所有这些都让王莽的“小泉直一”或“一刀平五千”等相形见绌。
当然,即使在信用货币体系下,这种恶性或者超级通货膨胀也是比较罕见的。更常见的,同时也是争议更大的,是所谓的温和通货膨胀,只要给政府之手进行约束,比如规定年通货膨胀率不高于3%或2%,很多人认为,不仅无害,反倒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充分就业,熨平经济波动。这一切听起来非常美好,2003年,时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的罗伯特·卢卡斯直言:从所有实际目标来看,防止萧条的核心问题已经解决了,实际上已经解决几十年了。可惜,卢卡斯言之过早,至少早了4年。正如英国金融服务局前主席阿代尔·特纳在其反思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著作《债务和魔鬼》一书中所指出的,尽管通货膨胀维持低位,过量信贷还是引发了危机;究其原因,一是信贷投放创造的债务合约导致了负面后果,二是发达经济体的多数信贷未用于支持新的资本投资。
由特纳勋爵来回顾反思2008年金融危机,既合适又不合适。合适的地方在于,他不仅是负有盛名的经济学家,更是应对金融危机的直接参与者;说他不合适在于,他自己都承认,直到2008年秋天,他都完全未察觉到这场大萧条以来严重的金融危机已经如排山倒海之势扑面而来。以至于为了理解这场危机的根源和后果,他不得不重新捧起维克塞尔、哈耶克和明斯基等人布满灰尘的著作。从特纳这本书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对债务的态度。
在动荡的金融危机中,人们重新提出了哈耶克当年提出的问题:货币发行权难道天然就归属于政府所有吗?难道市场之手,不能像接管衣食住行用各色商品一样,也接管货币吗?
批评货币非国有化的论者则强调,缺乏信用约束的经济社会环境,如果把货币发行权完全交给市场,可能会带来新的冲击。如果市场上同时存在多家机构发行的多种货币,面对随时波动的汇率,商场内琳琅满目的商品如何标价?发行货币的机构破产怎么办?是不是需要政府对发行货币机构进行监管?政府与发行货币机构合谋怎么办?
也正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哈耶克这本《货币的非国家化》一直未能如他的其他著作那样,受到太多的关注。事实上,在本书中,哈耶克本人也坦承,货币的非国家化这一制度重构,是“令人震惊的”,是“开辟了一个为奇妙的新的理论天地,展现了制度安排的别样可能性,而对此,以前似乎无人考察过。”这本书初版于1976年,彼时,哈耶克已经于两年前出人意料地斩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彼时的全球经济,正深陷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和石油危机的泥淖之中。当然,哈耶克领衔的新自由主义,还需要再等上几年,等到撒切尔夫人和里根分别担任英国首相和美国总统之后,才迎来欧美经济体系中真正的高光时刻。纵使如此,在本书中提及的欧洲货币体系,终也并未采纳货币非国家化这一建议,而是走向货币的一体化——欧元区的构建。至于稍晚拥抱新自由主义的美国和英国,非但未放弃美元和英镑,反倒成了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尤其是前者,国家经贸战略的重要武器。
面对货币非国家化这一颠覆性课题,可能需要的不仅仅是哈耶克笔下的“还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更有很多科学技术需要取得突破。而区块链技术无疑就是所需要的技术突破的备选之一。2008年,一篇作者署名中本聪的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10年之后的今天,“数字货币”的热度已不亚于任何流行词汇。而一起在理论上重新引发广泛关注的,则正是这本书中率先提及的货币的非国家化。
当前,波谲云诡、充满动荡的全球经济,与野蛮生长的数字货币不期而遇,就像特纳勋爵那样,打开历史尘封的经济学经典文献,重新捧起哈耶克这本40多年前的著作,或许再次收获的,就不再仅仅是惊诧,更有一种深入的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