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 :情绪分子的奇妙世界 电子书(pdf+word+epub+mobi+azw3版本)


该商品为众筹商品,目前无实际资源,目前心愿值达成6点,未达成理想心愿值23点,如果不懂心愿值不要急着付款,先看心愿值计划:点击这里

此付费文章无需注册登录本站,电脑浏览器自助购买后5s时间页面自动跳转查看隐藏内容(手机浏览器需手动刷新页面),付款方式为支付宝扫二维码。请及时保存付费内容中的资料1天内付费内容可见。您需要先支付 0.3元 才能查看此处内容!开始点击:立即支付


共鸣 :情绪分子的奇妙世界
共鸣是我们的情绪分子与他人情绪分子的共振 美国知名科学家关于情绪研究的不朽之作 横跨心理、医学等多学科的半自传体的先锋写作
作者:[美国](美)甘德斯?柏特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02月

https://img3m2.ddimg.cn/54/16/29358702-1_u_4.jpg

开 本:16开
纸 张:轻型纸
包 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6827055
所属分类:
图书>心理学>生理心理学

编辑推荐

共鸣是我们的情绪分子与他人情绪分子的共振
美国知名科学家关于情绪研究的不朽之作
建立在生化研究之上的身心医学 一本关于心灵重建的有益探索书
横跨心理、医学等多学科的半自传体的先锋写作

内容简介

“情绪共鸣”的道理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情绪分子都在与他人的情绪分子共振!

这是一个改变了整个神经科学的发现!“胜肽”在人体内的受体,实际上可以组成一个网,不但控制全身功能的大脑皮质有胜肽,控管情绪的边缘组织也有胜肽,因此也可以说情绪和功能都能由“脑”来控制。

“胜肽”本身是很小的蛋白质,是人体的基本生命物质,由一连串的氨基酸组成,主要的作用是催动身体器官的功能,它们都是携带信息的分子,负责在整个有机体内传递信息。身体的组织、功能和情绪都必须平衡和谐,人体才能健康。
甘德斯· 柏特博士的这本横跨心理学、医学的半自传体书籍,是追寻内心成长、与自己和解和他人和解的过程。是一本精彩的智识探索记录,也是每个人追求健康的蓝图。

作者简介

甘德斯 柏特Candace B.Pert

美国知名神经科学家,曾任美国国家精神卫生院临床神经科学部大脑生化主管十三年,以及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生理学暨生物物理学系研究教授。柏特卓越不凡的研究生涯始于一九七二年发现鸦片受体,目前致力于艾滋病和胜肽T的药理学研究。
甘德丝•柏特,因发现鸦片受体而闻名于世、特立独行、充满传奇色彩,是美国药理学界一门四代五位杰出科学家之一,柏特的科学研究冲破了西方科学正统、生物学、传统医学、另类疗法、东方哲学的界线,她认为情绪是生理机能之钥,本书展现的研究成果,其重要性不只关乎医学的未来,更与人类如何看待自己、照顾自己的身体有关。
柏特发现,人体内的化学物链接了心灵和身体,扮演信息媒介的角色。这项先驱研究不但具颠覆性,同时也具革命性意义。她以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来了解自己、自己的情感,以及心灵和身体之间关联的力量。
目  录

第1 章 一场受体革命/ 1

第2 章 阿片受体的罗曼史/ 21

第3 章 胜肽世代/ 50

第4 章 天才与野心/ 60

第5 章 在宫殿的日子/ 80

第6 章 破坏规则/ 93

第7 章 情绪的生化分子/ 115

第8 章 转折点/ 133

第9 章 身心网络/ 162

第10 章 新思维的结晶/ 176

第11 章 跨越·交会/ 200

第12 章 心灵的重建/ 228

第13 章 真理/ 255

附 录 健康快乐的生活:预防性的小秘方/ 299

后 记 胜肽T 的后续发展/ 302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情绪分子的奇妙世界

迪巴克·乔布拉(Deepak Chopra,M. D.)

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很钦佩甘德斯和她的研究工作。我记得次听她演讲的时候,就欣喜地发现:啊!终于有科学家从事的研究,可以解释物质与精神、身体与灵魂是一体的!

在探索身体“智能场”这个系统如何与心智、灵魂、情绪紧密相连时,甘德斯以大无畏的精神粉碎了逾两个世纪以来西方科学家奉为教条的信念。她开创性的研究说明我们体内的化学物质、神经胜肽和它们的受体,其实是我们的意识的生物基础,展现为我们的情绪、信念和期待,深深影响着我们如何响应我们的世界。

她的研究为觉察和意识提供了生化基础的证据,确立了东方哲学家、僧侣、智者、替代治疗师早就实践了多个世纪的理论。身体不是一个没有大脑的机器;身体与心智是一体的。

我说过觉察和意识在健康和长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意识可以转化物质并创造一个全新的身体。我也说过心智并不仅存于脑部。现在甘德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科学画面来呈现这些真理,她让我们了解到我们的生化信使如何在每一个当下,机灵睿智地传递信息,统合一个进行着意识和非意识活动的复杂、庞大的系统。这个通信网链接了我们所有的系统、器官,并动员了我们所有的情绪分子来传递信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活动的脑”,一个在我们的整个身体里流动的脑,同时出现在每一个地方,而不只是在头部。这个全身的信息网络瞬息万变、充满动力、柔韧无比。它是一个巨大的网络回路,在同时接收和发送信息,睿智地引导着我们所谓的人生。

一个改革的趋势已然形成,它正以举足轻重之姿态影响着西方医学界对健康和疾病的观点。甘德斯·柏特对这个变革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而她不惜付出个人和职业前途的巨大代价,勇往直前追求科学真理的不妥协态度,更凸显出境界的科学都是接地气的。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

第2 章
阿片受体的罗曼史
回望二十五年前,命运似乎在我的生命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带领我一
步步发现了难以捕捉的阿片受体。虽然在后阶段鞭策我的是自己强烈的信念
和意志,但是驱使我走上这条路,去证明脑部确实存在着一个让药物得以发挥
作用的化学结构的,则是好奇心和一连串奇妙的缘分。
我与阿片受体的次邂逅是在一九七○年的夏天,那时我刚从布林莫尔
学院(Bryn Mawr College)生物系毕业,秋季就要进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
学的医学院研究所就读。那次的邂逅纯粹是个人的,和学术没有关系。六月
我随先生和儿子到得州的圣安东尼奥市(San Antonio),预备在那儿住上两
个月,等艾格完成陆军的医疗部队基础训练。艾格已经在布林莫尔学院取得
心理学博士学位,现在得服完延缓的兵役。我四年的大学生涯,因为结婚生
子而过得十分艰辛,正期待这个夏天可以好好休息,甚至度个假。我也计划在
秋季进入博士班之前打好基础,所以随身带了一本艾夫兰·葛斯坦(Avram
Goldstein)所写的《药物作用原理》(Principles of Drug Action )。既然约
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班的课程主要是神经药理学,研究药物在脑部的作
用,所以我想在这方面做些准备,而葛斯坦的书应该是好的入门选择。
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阻挠了这个读书计划,虽然未能从书本上认识阿
片受体,我却亲身体验了它的作用。一次骑马意外让我住进了医院,终日平躺
在病床上。护士为我注射从吗啡提炼出来的“镇痛新”,来舒缓腰椎因受到压
迫所感到的痛苦。我就这样神志不清地在医院里度过大部分的暑假。我的身体
因受伤而动弹不得,心神则因麻醉药而恍恍惚惚,我无法专心读书,只好整天
飘飘欲仙地躺着,等待背部痊愈。
后来当我停用麻醉药,能够坐起来时,我读了一部分葛斯坦的书,其中包

括作者对阿片受体这个概念的详细解说。原来每当护士在我的肌肉内注射一剂
量吗啡后,我所体验到的那种美好感觉竟然要归功于细胞上那些小小的分子!
我记得这个发现让我惊叹不已。毫无疑问,这个药在我体内产生了显著的兴奋
作用,不仅解除了所有的痛楚,还让我陶醉在近似狂喜的幸福感中。更奇妙的
是,生病卧床,无法与先生、小孩在一起所带来的焦虑和不安,也似乎一扫而
空。在这个药剂的影响下,我感到无限满足,仿佛在世上别无所求。老实说,
我因为太喜欢这个药,出院时还曾闪过偷带一些回家的念头呢!我终于了解为
什么有人会对毒品上瘾。
药剂对身体和情绪的作用,竟如此紧密地重叠在一起,令我惊讶不已,也
让我对脑与行为、心与身之间的关联重新燃起了兴趣。我次注意到这个关
联是在大一的时候,生平头一回离家的我,吃了整整一个学期的蜜桃派,不但
胖得像个大气球,也患了严重的抑郁症。这个经验给我上了身心关联的
课,让我清楚地体认识到身体的现象会影响情绪。而今,踏入研究所后,我将
以科学的方法探索这个关联,并展开倾注一生的工作,而这一切都缘起于这些
奇怪的小东西——阿片受体。
不折不扣的冒牌货
那年秋季,二十四岁的我正式进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在药理系
修读博士学位,也非正式地展开了我在神经科学方面的学习,说非正式是因为那
时候神经科学并不存在,它是近一年后才成立的领域。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自己正
走进一个蓄势待发的革命核心,这个革命将打破生化学、药理学、神经解剖学
和心理学这些分立领域之间的藩篱,迎接一个跨领域的新科学——神经科学。
我记得天到学校的那个早上,我把车停在历史悠久的医学实验大楼后
面。下了车,我忍不住颤抖起来,心虚地想到自己除了高中科学展览会的一两
个研究,和大四一个勉强过关的科学研究以外,从来没有做过一次真正的实
验。大学读生物系的时候,我始终无法狠下心来斩杀和解剖动物。不过,我的

不足纯粹是个人的问题,倒不是我的教育出了问题,学校给我的教育其实是无
懈可击的。
在布林莫尔学院,我在欧潘海默老师的班上接受了早期的科学训练。她是个
好老师。虽然曾经因为我执意不肯解剖青蛙而差点儿把我赶出生物系,即使我的
坚持并非没有原则。我对动物有种特殊的感情,让我不忍杀它们。一想到肢解一
只我刚才亲手杀死的动物,就让我反胃,不管它的构造多么神奇或分泌液多么
特殊。
“别那么胆小!”欧潘海默老师叫着,“如果你连这点都不能克服,将来
怎么研究脑呢?你必须抛开这个荒谬的想法,以后才可能成大事。”
欧潘海默老师一直都是我学习的典范、我的女英雄,为了讨她欢心,我几
乎什么事都愿意做——因为当我告诉她对跨生理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感兴
趣时,她很当一回事。不过要我杀青蛙实在办不到!直到很久以后我意识到科
学界复杂的性别政治,才了解她为什么对于我不肯杀动物这件事反应这么强
烈。欧潘海默老师受的是另一个时代的训练,在那个时代,一般人都认为女人
当不了好的科学家。要想在科学界存活下来,她们必须让自己在外表上变得很
强悍、冷酷,扮演我后来称之为“科学尼姑”的角色。我常在会议的场合看到
这些女人,她们严峻,多半聪明过人,一身黑衣,头发紧紧地系在脑后。她们
几乎都是单身,没有孩子,仿佛女性的本质都已荡然无存,只因需要证明她们
和男人一样坚强、一样精准、一样无情。

精品阅读,精品奉献!

Related Posts: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