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智慧人生

85.智伯分马故事的经济学启示:一点投入的效应


85.分马的启示:一点投入的效应

有位地主家里有三个儿子和17匹马。地主临死时立下遗嘱,家里的17匹马当按如下原则分配:大儿子分得1/2,二儿子分得1/3,三儿子分得1/9。三个儿子都很孝顺,愿意按父亲的遗嘱分配家产,可在实际分家时却出了问题,17匹马的1/2是8匹半,难道要杀掉一匹马分马肉吗?三个儿子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请来村里的智伯帮助解决难题。

智伯想了又想,最后找出了答案:他从自己家里牵来了一匹马凑成18匹,大儿子得1/2是9匹,二儿子分1/3是6匹,三儿子分1/9是2匹。三个儿子一共得17匹,还剩下一匹,就是智伯从自家牵来的,自然又牵了回去。

这个故事流传开来后,很多人对智伯佩服无比,认为他是个懂得投人与收益关系的聪明人,并举很多例子来说明提前投入与事后获益的密切关系。但智伯牵来一匹马,牵走的仍是一匹马,他并没有因为投人而获得收益,当然和投资回报也就扯不上关系。所以那些引申出的案例与故事并不匹配。 如果从经济角度理解这个故事,首先应佩服的是死去的地主。对他的遗嘱稍加分析就可发现,地主给出的分配数相加并不等于一,1/2=9/18,1/3=6/18,1/9=2/18,三者相加等于17/18,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将十七匹马完全分出去。

85.智伯分马故事的经济学启示:一点投入的效应

85.智伯分马故事的经济学启示:一点投入的效应

地主为什么要这样做?地主已经死了,无法向他询问答案,我们只能试着猜想。首先,17匹马无论怎样分给三个儿子,都会产生杀马的结果。其次,或许地主在生前是想养到18匹马的,如果那样,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让三个孩子分到的全是活马。但是养到17匹马的时候他就要死了,日标无法达成,怎么办?如采想让儿子们全部分到活马,他只能假设家里有18匹马,然后将17匹分出去,剩下一匹再还给“假设”,于是就有了遗嘱中的算式。
继续阅读

86.墨西哥经济危机经典案例!龙舌兰酒效应:狂醉的金融危机

86.龙舌兰酒效应:狂醉的金融危机
在当今这个和平的年代,人们最恐俱的可能就是金融危机了。金融危机以虚拟的形式向市场发动攻击,最终造成严重的实体经济破坏,令世界各国谈之色变。从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开始,近百年来,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近两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更令人胆战心惊。

百年来,世界各地发生了多起或大或小的金融危机,破坏力都相当惊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地区的金融形势出现动荡或是陷人金融危机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传染效应。西方媒体就想办法从这个国家、这个地区找一种能够象征这个国家的东西来命名这个效应。比如亚洲金融危机起源于东南亚,而东亚、东南亚国家大多崇拜“龙”,所以当时国际社会称亚洲金融危机为龙效应;再比如1999年巴西发生金融动荡的时候,因巴西以桑巴舞闻名世界,所以国际社会称巴西金融动荡产生的影响为“桑巴舞效应”。

86.墨西哥经济危机经典案例!龙舌兰酒效应:狂醉的金融危机

86.墨西哥经济危机经典案例!龙舌兰酒效应:狂醉的金融危机

而龙舌兰酒效应是这一系列命名的始祖,它被用于命名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因为在墨西哥有一种酒叫做龙舌兰酒,这种酒只有墨西哥出产,于是被用于命名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影响。

每一种效应都有其产生的根源,龙舌兰酒效应的产生,根源有三个方面:(1)用短期外资弥补经常项目赤字;(2)在实施金融自由化的过中没有加强对金融部门的监管;(3)1994年墨西哥政局发生的动荡,使外国投资者对这个国家能否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了疑问。简而言之,通常降货膨胀率的政策容易导致龙舌兰酒效应的产生。 继续阅读

87.相声大师马三立的杰作第二只鞋的经济学寓意:难眠的世界

87.第二只鞋:难眠的世界
这次要说的不是什么经济学定律或法则,只是一个笑话。笑话是已故的相声大师马三立的杰作。说的是某人楼上的小伙子每天很晚才回家,回家后也不知收敛,每次脱鞋都砸得地板当当响,把他从睡梦中惊醒,醒来就很难再人睡。他多次找小伙子理论也没什么效果,于是想了个办法,等小伙子脱完鞋再睡觉。这天,小伙子过了午夜才回家,他已经非常困倦,只等小伙子脱鞋上床睡觉了。只听楼上咣当一声,他想再等一声就能安然入睡了。可是小伙子突然想起他怒气冲冲前来理论的样子,便轻手轻脚地把第二只鞋放好了。结果,他一夜都没等到第二只鞋的声响,也一夜没能睡觉。

笑话本只为逗人一笑,现在却和世界经济挂上了钩。从2007年末到开始,经济危机无疑是最被关注的话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经济危机滥觞华尔街,迅猛席卷全球。很多人已经失去了他们的工作、他们的房子,甚至他们的整个生活。剩下的人在担心自己什么时候会失去工作、房子和生活。当然,每个人都在期盼着经济环境尽快好转,让无家可归的人有地方住,让有地方住的人不担心无家可归。然而,现在没有人能不担心,因为经济衰退还未见底,大家都在等待着,等待经济见底好转的那一刻,等待着“第二只鞋”落地。

87.相声大师马三立的杰作第二只鞋的经济学寓意:难眠的世界

87.相声大师马三立的杰作第二只鞋的经济学寓意:难眠的世界

“第一只鞋”由美国丢下,“第二只鞋”还握在它的手中,全世界都等着它扔下“第二只鞋”,但至今还没听到声音。很多人在问,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关心美国?当前美国经济的减速对全球市场、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有多大?这由次贷危机产生的“第二只鞋”何时会落下?

对于前两个问题,每个经济学家都会给出差不多的答案。斯蒂格利茨的回答是:“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在全球化的世界中,美国的经济可以说是驱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罗奇的答案则是:“中印两国2007年的消费总额是1.6万亿美元,而美国是9.7万亿美元,是中印两国的6倍。显而易见,美国消费的减少会对整个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继续阅读

多米诺骨牌效应对经济的影响:一个一个地被推倒(经济常识第88篇)

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家怀特·海德曾经制作了一组骨牌,共13张。第一张最小,长9.53毫米,宽4.76毫米,厚1.19毫米,还不如小手指甲大。以后每张体积扩大1.5倍,最大的第13张长61毫米,宽30.5毫米,厚7.6毫米。然后他把这套骨牌按适当间距排好,轻轻推倒第一张,结果在第13张骨牌倒下时释放的能量比第一张牌倒下时整整扩大了20多亿倍。这就是多米诺骨牌的惊人效应。
多米诺骨牌产生的能量是巨大的,假如怀特·海德制作的骨牌数量达到32块,第32块将高达415毫米。如果真有这样一套骨牌,任何摩天大厦都会在一指之力下被推倒。幸好,没有人制造威力如此巨大的骨牌,而不幸的是,我们的世界存在着太多危害巨大的骨牌。第一棵树的砍伐,最后导致了森林的消失;希特勒的上台,导致整个世界被卷人了战争。在经济界,我们正处于最新一轮“多米诺骨牌游戏”的倒塌过程中。美国房地产市场就是那第一张小小的骨牌。

多米诺骨牌效应对经济的影响:一个一个地被推倒(经济常识第88篇)

多米诺骨牌效应对经济的影响:一个一个地被推倒(经济常识第88篇)

要探究这场游戏的起源,需将时间推回到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9·1广之后,美国陷入恐怖袭击的阴影之中,经济也陷人低谷。这时,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连续降息,低利率加上流动性过剩,直接推动了全球性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过热,导致住房贷款需求的增加,第一张骨牌被悄悄竖了起来。由于优质按揭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一味追求利润的按揭机构就开始转向低等级客户,他们以“让每一个美国人都买得起房子”为嚎头,向任何有需求的人发放贷款,而不去管客户有没有能力偿还。于是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扩大,房屋价格和房屋信用泡沫随之膨胀,直至美国住房供应市场饱和。按揭机构当然也害怕客户还不起贷款,于是找到华尔街的“金钱魔术师”们,让他们巧施手法,将这些按揭贷款变成债券卖了出去,风险当然就随之传导到了其他“骨牌”上。 继续阅读

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上升?菲尔普斯曲线: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经济常识第89篇)

2006年TO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埃德蒙·菲尔普斯,以表彰他在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的关系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在颁奖贺词中指出,菲尔普斯的研究对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埃德蒙·菲尔普斯何许人也?他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以“菲尔普斯曲线”和“经济增长黄金律”而著称于世。
想要了解菲尔普斯曲线的巨大贡献,首先要了解“菲利普斯曲线”,因为如果没有曾被奉为圭桌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失败,就很可能没有菲尔普斯曲线的出现。2o世纪50一60年代,人们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即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下降;反之,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这就是菲利普斯曲线的核心观点。这一理论非常符合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的现实状况,因此被当时的经济学家奉为金科玉律。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遇到了麻烦,这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出现“滞胀”现象。即一方面经济停滞、失业增加,另一方面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对于这种情况,菲利普斯曲线显然无力应对,于是人们开始质疑菲利普斯曲线的正确性。

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上升?菲尔普斯曲线: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经济常识第89篇)

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上升?菲尔普斯曲线: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经济常识第89篇)

出于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怀疑,菲尔普斯开始深入研究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他对工资、物价进行了更为深人的分析,并且考虑到,因为经济生活中的信息不畅、个人不能完全了解其他人的行为,因此必须将他们的决策基于预期之上。最终他提出了菲尔普斯曲线来挑战菲利普斯曲线。菲尔普斯曲线的核心观点是通货膨胀取决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预期。菲尔普斯曲线的结论很简单,却拥有丰富的内涵。首先,它说明通货膨胀不会对远期失业率产生影响,远期失业率只能由劳动力市场的运转来决定,经济稳定政策只能对失业率的短期起伏产生影响。其次,它指出未来的经济稳定政策取决于今天的政策决策,今天的低通货导致对未来低通货的预期,因此有助于未来的决策制定。至此,菲尔普斯解释了凯恩斯遗留下来的自愿失业现象、名义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等问题,将工资、价格和就业的分析重新纳入到理性分析的轨道上。之后,菲尔普斯还在菲尔普斯曲线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曾提出平衡增长理论,进一步提出了经济增长黄金律。 继续阅读

科斯定理:法律决定开始,市场决定结局(经济常识第90篇)

严格来说,科斯定理并非一条定理,它从未形成权威准确的定义,只不过是由罗纳德·科斯提出的一种观点,然而由于这种观点对法律界和经济界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所以被赋予“科斯定理”之名。
所谓科斯定理,即指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
科斯本人并非经济界人士,其理论的形成源于对一系列案件的研究,但是由于他本人一直拒绝把他初始论文中的论点广泛地推广,所以科斯定理一直未能形成书面上的确切定义。而后人之所以不对它进行书面定义,一方面固然是不愿窃取科斯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怕理解不全面。因而,至今经济学界都只是引用、解释科斯定理。
每个国家都存在法律,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们各种权利的有效分配,确定权利的最初分配。法律的作用是被广泛认可的,但在经济学家眼里,法律的介入势必不能保证完全的公平。经济学的中心思想就是,只有自由交换才能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才是最优先的。而法律不但强制规定了资源所有权,还规定了许多其他权利,如以某种形式使用土地的权利、免于骚扰权、意外事故要求赔偿权或合同履行权等等。一旦被某种限架框定,“自由”势必会被剥夺,所以经济学家常常为此忧虑。

科斯定理:法律决定开始,市场决定结局(经济常识第90篇)

科斯定理:法律决定开始,市场决定结局(经济常识第90篇)

而这时,科斯定理正好为他们消除了忧虑。科斯认为法律的介人是否影响到资源的最初分配的公平性从效率角度上看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依然能自由交换,由法律所规定造成的分配不当就会在市场上通过自由交换得到校正。
就以科斯当初阐释其理论时所举的例子来说明。早期的火车是以木柴和煤作为燃料的,而在火车运行过程中,柴和煤在锅炉中燃烧时常常会溅出火星,引燃铁路旁边的农田。为了减少发生火灾所带来的损失,双方都可以想办法采取一些防备措施。比如农民可以停止在铁轨边种植和堆积农作物,而铁路部门可装置防火星设施或减少火车出车次数。但无疑任何措施都要付出成本,双方肯定都会尽力避免自己付出成本,这时往往就需要法律介入。
这样看来,似乎是法律控制了各方采取防备措施的动力,因此,法律决定了火灾引起损失的次数。法律部门既可以要求铁路部门减少火星喷溅,将权利分配给农民;也可以禁止农民在铁路旁种植和堆积农作物,将权利分配给铁路部门。但怎样才是最经济的呢?法律部门往往在这方面考虑较少,于是经济学家就会担心判决不够“经济”。 继续阅读

影响居民消费的两大效应之一收入效应:关键是有钱(经济常识第91篇)

通过理解替代效应,我们知道有一种与之相辅相成的效应,被经济学家称为“收人效应”。简单地说,收入效应就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人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人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再具体一些讲,就是当你在购买一种商品时,如果该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即便你的名义货币收入固定不变,但你的实际购买力增强了,你就可以购买更多的该种商品。这种实际货币收入的提高,会改变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这就是收入效应。
全世界都知道,美国人爱花钱,中国人爱存钱。出口导向型经济使我国近30年来得到飞速发展,然而与此同时,内需不足一直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需求旺盛时,内需的作用不明显,危害也显现不出来,可当经济危机袭来,日欧美等经济体遭受重大打击,进而影响到我国的外贸时,内需的重要性便体现出来了。但是,中国人把钱都存起来了,没有消费,内需不足,这如何是好?

影响居民消费的两大效应之一收入效应:关键是有钱(经济常识第91篇)

影响居民消费的两大效应之一收入效应:关键是有钱(经济常识第91篇)

就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来看,造成中国消费长期低迷的症结不是老百姓热衷储蓄“不愿花钱”,而是居民收人的增长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工人工资水平的持续走低。工资水平是衡量居民收入的重要指标,而近年来其在我国经济指标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态势,不但远低于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就是较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所不及。世界银行的分析家认为,中国消费下降可以用居民收人占经济比重的变化来解释,将注意力集中在所谓过高的储蓄率上并不准确。
影响居民消费的两大效应—替代效应和收人效应中,我国一向较为注重替代效应。长期以来,我国治理消费低迷的措施全然集中于替代效应,亦即出台政策令消费变得“更便宜”而储蓄变得“更贵”(如低利率、加征利息税等)。这些年来所采取的措施的目的都是引导储蓄向当期消费转化,但就实践经验来看,再有效的刺激个人消费的措施最多也就能鼓励居民多消费15%,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 继续阅读

恩格尔定律如何准确把握:越穷吃越多?(经济常识第92篇)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当时家庭消费结构进行研究并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人越少,家庭收人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人的增加,家庭收人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人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会呈下降趋势。而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总额的比例,就是人们常说的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的这个总结太容易理解了,而且其“真理性”几乎无可置疑,因为获取食物属于人们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如果连饭都吃不饱,谁还会有闲心产生其他的消费欲望呢?所以,恩格尔定律一经问世就被公认为真理。人们认定,食物在一家人中的收人支出所占比例越高,就说明这家人收人越微薄;一个国家越穷,国民可支配收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比重就越大。而随着富裕程度的提高,无论是家庭还是国家,这个比重都会呈下降趋势。那么,现实社会真的是这个样子吗?

恩格尔定律如何准确把握:越穷吃越多?(经济常识第92篇)

恩格尔定律如何准确把握:越穷吃越多?(经济常识第92篇)

1484年,一位经济学教授曾对我国河北省的几个县的农民消费作了调查,居然发现这些农民的恩格尔系数全在25%以下,这个数字相当于发达国家城市居民的水平。这几个县的农民都已经富裕到发达国家城市居民的水平了吗?答案并非如此,该教授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农民的主要支出并不像富裕者那样用在文化、教育、娱乐、卫生方面(这些支出占总支出的10%都不到),而是将近一半的支出用在了住房方面。原来,长期以来农民们一直忙于解决温饱问题,无力改善住房条件,加之传统消费观念强,习惯于节俭生活,在饮食方面还基本保持着贫困时的水平,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现象。
这种情况在现在的城市中同样存在。小王夫妇在北京工作5年,2007年结婚时,掏出积蓄并向亲戚朋友借了十几万元,终于在北京买了一套小两居,算是安下了家。可不幸的是,2008年,金融风暴袭来,原本收人不错的妻子突然失业,整个生活重担都压在了小王身上。于是,原本还算轻松的生活立即沉重起来:房贷每个月都要还,占去了全家收人的一半;妻子找工作期间,保险还需要自己负担,每月又要支出几百元;朋友那里的借款虽能暂拖一段时间,但也像一块石头压在心上,令小王夫妇更加难受。于是,外出吃饭计划被完全取消,家里做饭也尽量节省,一个星期才吃一次肉。小王夫妇常向朋友感叹,“这房奴的滋味真是不好受”。 继续阅读

拉弗曲线:税率越高政府越富?(经济常识第93篇)

经济学界,美国20世纪经济学家拉弗的知名度颇高,使其著称于世的就是“拉弗曲线”。所谓拉弗曲线,即指在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进而导致收入减少,即税基缩小,反而会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
拉弗曲线的原理并不复杂,专讲税收问题。但就是这个简单的曲线,不但让拉弗在经济学界声名鹊起,还使他当上了里根总统的经济顾问,为里根政府推行减税政策出谋划策。拉弗曲线为什么这么重要,懂得拉弗曲线对我们又有什么作用?要知道拉弗曲线对政府的税收政策影响深远,而税收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懂得拉弗曲线不但能了解国家的税收政策,更能看明白因税收而造成的社会状态,因而对每个人来讲,拉弗曲线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拉弗曲线:税率越高政府越富?(经济常识第93篇)

拉弗曲线:税率越高政府越富?(经济常识第93篇)

20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经济滞胀期无法自拔。在一次宴会上,拉弗遇到了当时福特总统的助理切尼,通过解释拉弗曲线使其明白了只有通过减税才能让美国摆脱“滞胀”的困境。拉弗即兴在餐桌上画了一条抛物线,指出:税率为零时,税收自然也为零;而当税率上升时,税收也逐渐增加;当税率增加到某一点时,税收额达到抛物线的顶点,这就是最佳税率,如再提高税率,则税收额将会减少;若税率达到100%,货币经济中的全部生产都会停止。因为这时人们的所有劳动成果都被政府征收了,他们自然不愿意工作,因此由于生产中断,没有什么可供征收,政府的收益也就等于零。后来,拉弗曲线得到里根的支持,并据此制定“里根经济复兴计划”作为竟选总统的策略。里根就任总统后,拉弗自然成了里根的幕僚。此后,里根政府以拉弗曲线为依据提出一套以减少税收、减少政府开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纲领,终于使美国经济走出滞胀,重新走向繁荣,可以说,拉弗曲线理论为美国经济的重新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实,拉弗曲线并不是什么新发现,我国古代就多有类似阐述。如我国古典名著《管子》中提倡“取民有度”,把制定适当的税收标准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政策。历史巨著《史记》中,司马迁提出了“善因论”的经济思想,他说:对于普通百姓的经济活动,政府的政策“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即是说,国家最好的经济政策是顺应和听任人们进行生产、贸易等经济活动,不要横加干预,在某些方面进行诱导和教化,鼓励或告诫人们应该或不应该参与哪些经济活动,必要时才进行一定的调节和限制,“与民争利”则是最不好的经济政策。这无疑是在税收方面的精辟阐述。 继续阅读

皮肤的功能哪些?有皮肤屏障、体温调节、感觉、吸收和分泌、免疫等

3.皮肤的功能

皮肤的功能比较多,主要有皮肤屏障、体温调节、感觉、吸收和分泌、免疫等不同功能,而和化妆品相关功能的有皮肤屏障、吸收、保湿和美容等。
皮肤对外界刺激有防御作用,能直接阻止病原体进入人,还能防止水分和一些营养物质、电解质的丢失,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皮肤屏障主要指物理性屏障,由皮脂膜、蛋白、脂质、皮肤的砖墙结构、豁多糖类成分等共同构成,抵御外界有害因素、刺激物质、日光等进入,同时具有保湿作用。

皮肤的功能哪些?有皮肤屏障、体温调节、感觉、吸收和分泌、免疫等

皮肤的功能哪些?有皮肤屏障、体温调节、感觉、吸收和分泌、免疫等


继续阅读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法则:指引世界经济的魔棒(经济常识第94篇)

要了解比较优势法则,首先要知道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被称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的。他说:“当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出现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这种产品就应该完全由该国家生产,另一个国家则通过贸易获得该产品。”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每个国家都自给自足过自己的日子不是挺好吗?它背后的含义是什么?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论的目的就是引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的观点。不要看它只有一句话,实际上迄今为止,世界所增加的财富,人们过上的好日子全凭这句话而来。这是一句真理,永远不会过时的真理。
当然,亚当·斯密不是上帝,他的认识也有某种程度上的局限性,于是后来另一位在经济学上占有不可动摇地位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对其绝对优势论做了补充完善,提出了比较优势论。大卫·李嘉图举例说,哪怕葡萄牙生产布料和葡萄酒的成本都比英国要低,但只要英国本身生产布料的成本比葡萄酒低,那么葡萄牙就应该集中精力生产葡萄酒而不是布料,而英国则应该集中精力生产布料而不是葡萄酒。因为葡萄牙可以更轻易地在葡萄酒生产的竞争中胜过英国,而英国则更容易在布料生产的竟争中胜过葡萄牙。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法则:指引世界经济的魔棒(经济常识第94篇)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法则:指引世界经济的魔棒(经济常识第94篇)

大卫·李嘉图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选择,国家、企业或个人并不一定非要比竞争对手有更好表现,也并不需要把某个产品的生产成本降得更低,只要你自身有更好的一方面,就可以集中精力在自己相对优势更大的领域中发展。有两个孩子,一个很聪明,无论是动手、动脑,干什么都很好,而另一个则相对较笨,哪方面都不如聪明的孩子,可是他喜欢玩泥巴、捏泥人,这也是他唯一干得好的事情。小的时候,聪明孩子捏的泥人比笨孩子的漂亮,其他事也干得不错。然而,两人长大后,聪明孩子干干这个、干干那个,什么干的都不错,却一直找不到能定下来的职业方向,而笨孩子只玩泥巴、捏泥人,从小玩到大,结果不知不觉就成了有名的雕塑家。掌握住自己的比较优势并做好它,你就有了在市场上生存的本领。
比较优势法则指出:一国应专门生产和出口那些该国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生产的商品,并进口那些自己生产成本相对高的商品,现代的竞争力概念就是建立在比较优势法则之上的。当然,如今的比较优势法则又有新的发展,针对比较优势法则中的种种决定性要素,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更为积极的见解。在古典经济学的论述中,那些投入要素—土地、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被认为是无法改变的,而今天随着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企业可以摆脱当地市场条件的束缚,转而从全世界范围内找寻获得投人要素的机会。 继续阅读

世界贸易组织(WTO)终极目标!一价定律:不存在的理想状态(经济常识第95篇)

经济学界货币学派的鼻祖弗里德曼认为,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一件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如果以同一种货币计价,其价格应是相等的。这个观点被称为一价定律,也叫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从该理论看,价格的最理想状态就是各国通过汇率折算之后的标价是一致的。若各国间存在价格差异,则会发生商品的国际贸易,直到价差被消除,贸易停止,这时才达到商品市场的均衡状态。例如,当I美元等于7.8元人民币时,在美国卖I美元一件的商品在中国就应该卖7.8元人民币一件。在这个例子中,无论是在中国或美国该件商品被高估或低估,都会引起该商品在两个市场间的贸易,直到两个市场上的价格完全一致为止。

世界贸易组织(WTO)终极目标!一价定律:不存在的理想状态(经济常识第95篇)

世界贸易组织(WTO)终极目标!一价定律:不存在的理想状态(经济常识第95篇)

经济学界货币学派的鼻祖弗里德曼认为,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一件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如果以同一种货币计价,其价格应是相等的。这个观点被称为一价定律,也叫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从该理论看,价格的最理想状态就是各国通过汇率折算之后的标价是一致的。若各国间存在价格差异,则会发生商品的国际贸易,直到价差被消除,贸易停止,这时才达到商品市场的均衡状态。例如,当I美元等于7.8元人民币时,在美国卖I美元一件的商品在中国就应该卖7.8元人民币一件。在这个例子中,无论是在中国或美国该件商品被高估或低估,都会引起该商品在两个市场间的贸易,直到两个市场上的价格完全一致为止。 继续阅读

全球化链条定律:上海南阳路的外企变迁看市场行走的秩序(经济常识第96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全球化”这个名词几乎被运用到了各个领域,当然,最基本也最经常与它联系在一起的词还是“经济”。“全球化链条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法则。
什么是全球化链条定律?不妨从一个故事开始讲起。有一部科幻小说中曾经写过这样一个故事:N年后,人类开始移民月球。开拓者们携带着先进设备和必需的工具登陆月球,还带来了各种植物和牲畜甚至小小的妈蚁。几年过去了,这个离地球38万公里之遥的“生物圈”内,植物繁殖效率低下,动物吃不饱,连带人类也开始饿肚子。最后查明的原因竟然是:当初忘记带蜜蜂了。

全球化链条定律:上海南阳路的外企变迁看市场行走的秩序(经济常识第96篇)

全球化链条定律:上海南阳路的外企变迁看市场行走的秩序(经济常识第96篇)

全球化链条定律就是提醒那些被利润冲昏了头脑的企业,不要忘了带“蜜蜂”。全球化链条定律是跨国企业们一直遵循的定律,即追随你的客户和他们的全球协议伙伴。但是,进人一个市场不能一股脑地蜂拥而人,因为这样很难避免落下“蜜蜂”,从而导致大家都吃不饱。所以,企业要“一串一串”地梯队性进人新市场,最终形成“竖看一条线,横看一张网”,无所不包、无所遗漏的类似于本土的商业环境。因为只有在如此链条清晰、没有断裂的“生态”环境中,大家才能如鱼得水、活得自在。
就拿进人中国市场来说。对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活跃、最有潜力超越美国的市场,相信没有一家公司不眼红、不着急,然而要想在中国发财,终究要按捺住性子,一个链条一个链条地接起来。我们可从上海顶级写字楼的“易主运动”中看出些端倪。
南阳路,在上海是一条小得不能再小的马路,但上海人大概都不会对它感到陌生:十几年前,上海商城在这个区位拔地而起,并成为顶级写字楼的典范,随即引领跨国制造业巨头们集体人住,一时间风光无限。 继续阅读

里昂惕夫之谜:工人的效率到底属于资本还是劳动要素?无法解释的反论(经济常识第97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一举成为超级大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要是根据已经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受的赫一俄模型中“生产要素配置的差异是贸易发生的原因,一国必然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丰饶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的理论,资本丰富的美国定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然而,1953年,里昂惕夫在费城的美国哲学协会上宣读了题为《国内生产与对外贸易:美国资本状况的重新检验》的论文。论文指出美国平均每百万美元的出口品与国内生产等量的进口替代品相比较,在出口品中包含较少的资本和略多的劳动,也就是说过去广泛流行的美国经济的特征是资本相对有余而劳动相对短缺的看法已被证明是错误的。此文引起西方经济学界的轩然大波,这个反对赫一俄模型的观点进而被冠以“里昂惕夫之谜”的称号,也称“里昂惕夫反论”。

里昂惕夫之谜:工人的效率到底属于资本还是劳动要素?无法解释的反论(经济常识第97篇)

里昂惕夫之谜:工人的效率到底属于资本还是劳动要素?无法解释的反论(经济常识第97篇)

里昂惕夫没有放弃,而是更加深人地研究,并在1956年发表了第二个研究报告,题为《生产要素比例与美国贸易结构的进一步理论和经验分析》,结论仍然没有改变。西方经济学家们坐不住了,他们无法接受赫一俄模型被推翻,所以一定要解开里昂惕夫之谜。于是劳动效率说、消费偏向说、贸易壁垒干扰说等理论纷纷问世。
劳动效率说最先是里昂惕夫自己提出来的解释理论。里昂惕夫认为,“谜”是由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所造成的。他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国家工人的3倍,因此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但是,很多经济学家认为里昂惕夫的解释过于武断,一些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克雷宁经过验证发现,美国工人的效率仅为欧洲工人的1.2-1.5倍,远远低于里昂惕夫所估计的倍。因此,他的这个论断无法令人信服。 继续阅读

诺斯第二悖论:社会制度变迁好不好?能提高经济效率吗(经济常识第98篇)

诺斯是个经济史学家,既然是史学家自然要研究历史,研究历史就离不开国家,离不开制度变迁;诺斯又是一个经济学家,经济学家自然要研究经济。所以诺斯的理论就是从经济角度解读国家,解读历史的变迁,研究国家制度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诺斯提出的理论与国家制度和经济分不开,而他最著名的一个理论居然是一个怎么说都通的悖论,被称为“诺斯第二悖论”。悖论指出:新制度一定比旧制度更有效率,因此会使交易费用降低,促进经济增长。而另一方面新制度的出现从长期上又会使交易费用增长,导致经济停滞。
诺斯认为交易费用的下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他认为,制度一定是有效率的。因为在决定是否改变制度、朝什么方向改变之际,个人、自愿团体和政府必定要考虑现有制度之外的所有可能更有收益的机会,并对所有可能机会在未来各期的收益进行计算,然后挑选那个收益最高的选项作为新的制度。毕竟人都是追求利益的嘛,这就像地上有一张五块钱、一张十块钱,只能捡一张的时候,肯定要捡十块的,国家制度也一样。因此,在诺斯看来,新产生的制度一定是有效率的。

诺斯第二悖论:社会制度变迁好不好?能提高经济效率吗(经济常识第98篇)

诺斯第二悖论:社会制度变迁好不好?能提高经济效率吗(经济常识第98篇)

诺斯还反复强调,不同制度下政府的产权规定了经济体系中基本的激励结构,随之而动的产权变化也会造成收益变化,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肯定会据此调整自身的行为,毕竟谁都想捡那张十块的钱。而无论是制度、组织还是个人,其调整的方向肯定是节约交易成本,因为节约交易成本就是扩大自己的收益。所以,从任意一个时点上来观察,交易费用都在不断下降,经济运行效率在不断提高。
然而,诺斯和Wallis所做的调查却显示出与理论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1870年,美国经济中的交易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9,到1970年却上升到了45%。而对诺斯影响颇深的华裔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也在对香港之类的现代市场经济大都市的调查中发现,交易费用可能要占其GDP的80%以上。由此得出的最简单的一个结论就是,从长期来看,交易费用是在不断上升,经济运行效率是在不断下降,以至于社会可能因此陷人停顿。 继续阅读